close
其實上一篇  還是沒說到太多重點
   
大致上  多數人初期還是透過媒體接觸
   
   
開拓時期
   
上一篇推文中有版友提到  不該區分歌手是否有創作力
   
通常若繼續討論  大概又會變銷售量大賽
   
其實個人並無意  對此做一個高下的判定
   
這正是本篇要說的
   
當你接觸了一定程度的音樂後  會摸索出自己較偏好的類別
   
有人較喜愛R&B 那麼他可能會去聽放浪兄弟或化學超男子
   
喜歡搖滾樂的 那可能就去聽Mr. Children  B'z....等(族繁不及備載)

而對我而言  Mr. Children則開啟了音樂的一個新視野
   
Mr. Children這樣的一個國民樂團  雖然台灣長期沒代理
   
不過在廣撥節目也聽了不少
   
只是年輕的時後聽慣了pop味較濃厚的avex 跟being系
   
並不會覺的Mr. Children的音樂特別好聽
   
甚至還覺的骨 肉  2張精選怎會這麼熱賣
   
直到有天  碰巧看見Mr. Children的MV 是youthful days吧
   
這首歌還頗對自己的胃口  於是就開始搜尋他們的資料
   
個人碰到有興趣的歌手   第一步通常也不會只去找單曲
   
就像最初買trf一樣  盡力去搜括專輯回來聽
   
不管是用買的還是暗黑的

運氣也不錯  就這樣好死不死的  給我在大潤發撿到出清的深海 (99元)
   
一開始只是放著撥個一輪  因為沒太認真聽  也就覺的還好
   
但撥放器總會有重撥的時後
   
在幾次過後  發現"ㄟ~~這張專輯怎麼有種不間斷的感覺"
   
聽著聽著就上癮了  這也是第一次知道所謂的概念專輯
   
在那之前 只是覺的 專輯就是收10首歌  如果10首都很棒 那就滿足了
   
自此之後  我聽歌的習慣則是以專輯為單位  不會刻意去跳歌
(但真的聽不下去的例外)
   
   
在這之後個人也是較偏好創作型的歌手
   
很多時候  一張專輯可能聽都沒聽過  只是看歌手就買回家了

如同很多人提到的  如果沒有特別創新  那麼創作歌手的歌路較窄
   
但另一方面也代表  我知道這張專輯買回來大概會是什麼風格
   
有時候就是會特別喜歡聽同一種調調的東西
   
有陣子我很喜歡TUBE  其實他們的專輯每張都差不多
   
但那時只要SONY有台壓  看到就直接拿去結帳了
   
   
又如個人頗喜歡的日本創作女歌手 つじあやの
(成名曲:風になる 曾多次被翻唱  EX:大手拉小手 )
   
其實就是歌路侷限的一個例子
   
只要多聽幾張  不難發現  她的編曲模式非常固定
   
簡單的木吉他 配上較輕的鼓 偶爾加些拍手或口哨之類的
   
不過這樣的歌曲則適合放鬆的時後聆聽

而她對spitz似乎有特殊的喜好  共翻唱過猫になりたい  チェリー
   
而這2首歌 自然還是維持她一貫的風格 XD
   
只是spitz的歌曲  卻也意外的適合這種風格
   
附上 つじあやの版本的猫になりたい 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聽聽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A8g5ir4XiQ
   
   
海棉時期
   
為什麼要叫海棉時期?
   
因為這階段則是大量的聽各式音樂
   
可能只是廣告歌曲 一首插入曲 或是音樂遊戲引用的某首歌
(ex:因為玩了應援團之後 聽了一堆THE YELLOW MONKEY的專輯)
   
甚至只是ms的各類百大排行榜  只要是覺的有興趣的就去找
   
在此推薦music station這個節目

多看這節目對日音的敏銳度絕對有所提昇
   
   
   
很多朋友可能習慣聽到一首歌好聽  就只聽那首
   
就像很多台灣的朋友對Mr. Children印象還是停在くるみ
   
講到レミオロメン則只知道粉雪
   
其實一個好的歌手或樂團  其專輯多半很有可聽性
   
所以我也建議找歌時  盡量以專輯為單位來找
   
而音樂則是一種很微妙的東西  不同時期聽會有不同的感受
   
或許你10年前不覺得好聽  10年後再聽卻會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
   
偶爾我會由我的CD架上拿下一張甚少聽的CD
   
往往會有種發現新大陸的感覺

並在心裡暗暗讚嘆當初挑CD的眼光XD
   
即便那可能只是一時衝動  或對某位歌手的偏好而買下的CD
   
   
後記:
   
聽了這麼久的日音  其實也越來聽的越少了
   
有些歌手雖然很紅  但還是聽不太習慣
   
最後又是回歸到只聽固定歌手的時期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az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